【成语】
飞蛾扑火
【拼音】
fēi é pū huǒ
【释义】
飞蛾扑到火上,比喻自取灭亡。
【出处】
《梁书·到溉传》:“研磨墨以腾文,笔飞毫以书信,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必耄年其已及,可假之于少荩。”
解释:砚台磨出墨汁来写文章,挥起笔来写书信。这时就像飞蛾赴火一样,全力以赴,忘记自身可能毁灭。你已经是年迈之人了,为何不让你的孙子到荩来代你写文章呢?
【近义词】
自投罗网 飞蛾投火 自取灭亡 灯蛾扑火 飞蛾赴火
【反义词】
明哲保身 退避三舍
【用法】
动宾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【成语故事】
南北朝时期,梁朝有个人名叫到溉,字茂灌,南朝梁代官员、学者、文学家,彭城武原人。到溉与弟弟到洽都很聪敏有才学。父亲到坦在世时,曾经因为担心他们生母寒微,而特意为他们向羊玄保家提亲,由此让他们有外家可以依靠。到溉在年少时就已经非常聪明,饱读诗书,满腹经纶。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。
到溉年少时父母双亡,成为一个孤儿,生活十分艰难。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,有时间便潜心苦学,日子一长便积累了很多学问,成为一个聪敏有才的人。到溉为人豪放,性情直爽,后来为朝廷所用,官位直做到散骑常侍、侍中、国子祭酒。
到溉有个孙子,名叫荩,自小聪明过人,到溉十分喜欢他,一有时间就陪着他读书、写诗,从而养成了到荩喜爱诗文的好习惯。到荩成年时,在诗文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到溉,,颇得梁武帝的赞赏。
有一次,到溉与梁武帝聊天时,武帝开玩笑说:“你孙子的文章写得那样好,你的文章都是他为你代写的吧? ”为此,梁武帝还写了一首名为《连珠》 的诗:研磨墨以腾文,笔飞毫以书信,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必耄年其已及,可假之于少荩。”
诗的大意是:用砚台磨出墨汁来写文章,挥起笔来非常自如。这时就像飞 蛾扑火一样,完全忘记了自身吋能会毁灭。不过你已是年迈之人了,何不让你的孙子荩来代替你写文章呢?
不久到溉即被梁武帝任命为丹阳尹丞。
【造句举例】
在窗户的角落上聚集得最多。我也总算在埋头算数之后想起了飞蛾扑火的故事,飞蛾着光明的世界,为了成就那一刹那的火光燃烧,它们毫无顾忌的,扑向这光明的所属。
飞蛾扑火,用生命演绎精彩;破茧成蝶,用艰辛创造美丽;运动健儿,用汗水书写辉煌;奥运火炬,用热情点燃光明。奥运会,中国健儿,加油!